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广州工业饲料产量63万吨,同比减产10%,其中,猪饲料同比减产21%,水产饲料同比增长16%。比照国内其它省市非洲猪瘟疫情发展情况,我市下半年猪饲料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在非洲猪瘟肆虐下,我市饲料企业可以做些什么?
5月17日,协会召开会长办公会议。会议认为,我市饲料企业当前形势下应迎难而上,挺过这一关,好好生存下来就是胜利。
首先,要相信国家。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5月16日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可见,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相信在这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上,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绝不会缺失。我们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其次,要树立信心,多传递正能量。东北地区在非洲猪瘟疫情高峰过后,母猪存栏量和仔猪存栏量均接近近年低位,猪价上涨,吸引部分养殖户试探性投苗。但生猪养殖的周期性决定了猪饲料恢复上量的时间滞后。广州饲料企业当下切忌恐慌,要沉着应对。不单自己要树立信心,还要多传递正能量,帮助下游客户恢复信心。帮助客户恢复信心也是在增强自己的信心。
第三,疫后重建有利于饲料业发展。疫情过后,散养户数量将进一步减少,生猪养殖行业很可能迎来产业政策调整,养殖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将提升,行业门槛将提高,养殖业将更加规范,无疑将进一步改善饲料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第四,广州饲料企业应积极自救,做好资金安全风险控制工作。当前,猪饲料市场不景气,本来主打猪饲料的部分企业开始转型生产禽饲料和水产饲料。在生产转型这个问题上,建议会员企业慎重理性处理。切忌一窝蜂拥到禽饲料和水产饲料上,重蹈多年前转型生产猪饲料的覆辙。
第五,危中有机,饲料企业应在“非瘟”中寻求突破。目前,饲料产品同质化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决。广州饲料企业在“非瘟”中,可以跟养殖企业并肩战斗,改进饲料产品性能,在营养和提高饲养动物免疫力方面寻求突破,为阻断非洲猪瘟病毒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六,饲料添加剂企业不要只盯“非瘟”不放,要看到“非瘟”后的政策和市场发展趋势。去年,国家已开始收紧饲养环节的药物管理,如果能抓住“无抗饲料”的发展机会,饲料添加剂企业可能又将迎来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综上所述,非洲猪瘟疫情席卷全国,给企业带来不少困难,面对困难,我市饲料企业并非无能为力,不能消极等待,应该坐言起行,做好自己该做好的事情。
- [2019-07-01 08:31:04]仔猪断脐正确操作方法,这些雷区不要踩
仔猪出生之后需要断脐带拔牙剪尾阉割,这个流程脐带是第一的剩下的可以慢慢来,国内目前在仔猪断脐带这个简单的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而自然分娩国内不少猪场达不到这样的硬件要求。那么么给仔猪断脐?仔猪脐带血怎么处理?
断脐带看起来就是把猪的脐带剪断就可以,但实际上细节特别多:
1、仔猪出生后,不要立即剪断脐带,建议停留5分钟左右再剪断;
2、剪断时,用左手捏紧要离仔猪肚脐5厘米处,右手朝一个方向扭,慢慢拧断,此方法对仔猪的创伤要少于用剪刀剪断,更有利于仔猪的恢复;
3、断脐后再用5%的碘酒进行消毒,扭断结合碘酒消毒,一般断后不会出现大出血或者感染的情况。
简单的断脐工作,还有更多的误区:
误区一脐带血资源丰富,断脐前将血液挤到仔猪体内,可以最大限度利用脐带血。
有些养殖朋友会在断脐之前将脐带血挤到仔猪体内,以为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利用脐带血资源。可是实际该方法并不可取,因为将脐带血短时间内全部挤入仔猪体内,脐带血会导致仔猪体内血容量快速上升、血压升高,严重时可能导致仔猪的急性死亡。
若想利用脐带血,可在仔猪出生5分钟左右再进行断脐操作,如此既避免了对仔猪的伤害又可以最大限度利用脐带血资源。
误区二脐带若不剪断,会自然干涸,里面的营养成分都被利用了,剪断是浪费。
脐带若是让其自然脱落,几个小时就会干涸,而剪断后几天都不会干涸,有的养殖朋友误以为其中的成分会被仔猪进一步吸收,因此选择不断脐,完全靠其自然脱落。殊不知,若不断脐,脐带过长,仔猪之间相互踩踏以及拖拉地面都很容易导致脐带感染,最常见的就是断奶后脑炎、关节炎发病率高。
另外,也会导致保育及育肥猪由于出生时的脐轮闭锁不全而形成脐疝。因此正确的做法是,断脐时应留置5厘米左右,满足仔猪对脐带血的需求,且剩下的脐带不至于拖地造成感染。
- [2019-06-17 09:40:27]非洲猪瘟肆虐下饲料企业可以做些什么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广州工业饲料产量63万吨,同比减产10%,其中,猪饲料同比减产21%,水产饲料同比增长16%。比照国内其它省市非洲猪瘟疫情发展情况,我市下半年猪饲料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在非洲猪瘟肆虐下,我市饲料企业可以做些什么?
5月17日,协会召开会长办公会议。会议认为,我市饲料企业当前形势下应迎难而上,挺过这一关,好好生存下来就是胜利。
首先,要相信国家。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5月16日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可见,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相信在这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上,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绝不会缺失。我们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其次,要树立信心,多传递正能量。东北地区在非洲猪瘟疫情高峰过后,母猪存栏量和仔猪存栏量均接近近年低位,猪价上涨,吸引部分养殖户试探性投苗。但生猪养殖的周期性决定了猪饲料恢复上量的时间滞后。广州饲料企业当下切忌恐慌,要沉着应对。不单自己要树立信心,还要多传递正能量,帮助下游客户恢复信心。帮助客户恢复信心也是在增强自己的信心。
第三,疫后重建有利于饲料业发展。疫情过后,散养户数量将进一步减少,生猪养殖行业很可能迎来产业政策调整,养殖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将提升,行业门槛将提高,养殖业将更加规范,无疑将进一步改善饲料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第四,广州饲料企业应积极自救,做好资金安全风险控制工作。当前,猪饲料市场不景气,本来主打猪饲料的部分企业开始转型生产禽饲料和水产饲料。在生产转型这个问题上,建议会员企业慎重理性处理。切忌一窝蜂拥到禽饲料和水产饲料上,重蹈多年前转型生产猪饲料的覆辙。
第五,危中有机,饲料企业应在“非瘟”中寻求突破。目前,饲料产品同质化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决。广州饲料企业在“非瘟”中,可以跟养殖企业并肩战斗,改进饲料产品性能,在营养和提高饲养动物免疫力方面寻求突破,为阻断非洲猪瘟病毒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六,饲料添加剂企业不要只盯“非瘟”不放,要看到“非瘟”后的政策和市场发展趋势。去年,国家已开始收紧饲养环节的药物管理,如果能抓住“无抗饲料”的发展机会,饲料添加剂企业可能又将迎来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综上所述,非洲猪瘟疫情席卷全国,给企业带来不少困难,面对困难,我市饲料企业并非无能为力,不能消极等待,应该坐言起行,做好自己该做好的事情。
- [2019-06-10 15:07:16]全球非瘟形势,亚洲疫情数仅欧洲3%?猪肉价格真的飙到120元/斤了吗?
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报告指出,在全球范围内,非洲猪瘟自2016年以来暴发量显著增加。
目前非洲猪瘟病毒存在于非洲、欧洲、亚洲,而大洋洲从未报告过这种病毒,美洲则已经宣告根除。
自2016年以来,全球约24%的国家和地区报告过这个疫病。
2016年之后,在欧洲,非洲猪瘟于2016年9月在摩尔多瓦首次发病,2017年6月发病于捷克共和国,2017年7月发病于罗马尼亚,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分别于2018年4月和8月发病。比利时于2018年9月报告了野猪复发非洲猪瘟(比利时在1985年宣告根除非洲猪瘟)。
在亚洲,该病于2018年8月在中国首次报告,2019年1月在蒙古国报告。然后越南在2019年2月报告,柬埔寨在2019年3月报告,中国香港在2019年5月报告。
亚洲和非洲主要通报了家猪的疫情,很少通报野猪疫情。
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5月20日,亚洲报告了300起疫情,在同一时间内,欧洲则暴发了9756起,占所有暴发的大多数(96%)。
亚洲与欧洲相比,虽然暴发数量较少,但是影响却是更大,损失了1711677只动物,占全球报告总量的68%。
ASF全球形势(2016-2018)
来源:OIE网站
ASF全球形势(2016-2019.5.20)
来源:OIE网站
前几天被一则新闻吓到了,猪肉价格涨到了120元/斤。好多的自媒体和“公媒体”都纷纷发出利好消息,预测猪价大涨。
同时真的猪价就涨了。
这好消息也来得太快了。
- [2019-05-21 10:29:05]猪价上涨几成 必然多重影响引发热议
近期,多家媒体刊发报道称,市场上猪肉、蔬菜等农产品价格不仅未像往年一样在春节后出现下跌,反而持续走高。其中,猪价“领涨”态势尤其明显。
4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因猪肉、蔬菜等农产品价格因素影响,3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上月涨幅明显,CPI时隔3个月后重回“2时代”,达2.3%。其中,猪价为同比连降25个月后首次转涨,对CPI的拉动作用明显。
4月17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今年3月,因产能调减影响,一季度猪价涨幅明显,初步预计二季度猪价有望保持波动上行走势,下半年猪价同比涨幅可能超过70%,创历史新高。
猪价上涨助推3月CPI反弹、下半年猪价涨幅或超70%等消息迅速引起舆论关注,主流媒体纷纷就此次猪肉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展开报道,资本市场不断有人发言表态,猪价持续上涨势头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有网民调侃称,“猪肉自由”接棒“香椿自由”,趁现在赶紧多吃点猪肉,下半年只能吃鸡了。
据统计,2019年4月8日至5月15日,共监测到与此次猪价上涨事件相关的舆情信息37087条,以新闻报道为主(含数字报刊、网络媒体、资讯),微信、客户端、微博的传播量分别位列第二、三、四位。
监测周期内,舆情走势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传播周期。
4月8日~4月14日是第一个传播周期。4月8日~4月10日,猪价上涨话题已经引发舆论较多关注;4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3月CPI指数,多家媒体参与报道,旋即达到此次事件的舆情峰值,当日舆情声量为3688条;4月12日,媒体持续聚焦该事件,当日舆情声量为3351条,成为此次事件舆情次峰值;之后,舆情热度明显走低。
4月15日~4月21日是第二个传播周期。4月15日,猪价上涨话题热度开始回升;4月17日,农业农村部发布通报称猪价下半年可能大幅上涨,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当日舆情声量为3122条,成为此次事件第二个传播周期的舆情峰值;之后,舆情热度开始下降,但是整体走势较为和缓;迟至4月21日,舆情热度方才渐趋散去,但是传播量相对较高,仍然存在热度再度回升的可能性。
从报道内容的地域分布图来看,该话题在上海、北京、广东、山东的传播量最高,在江苏、湖北、浙江、河南、四川等地区传播量同样较高。整体而言,该话题的主要分布区域多是发展程度较高、人口数量较多、消费能力较强的省份。
根据词频分析,媒体关注集中在农业农村部、市场、一季度、价格、3月份、猪价、数据等热词,相关内容多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情况、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新闻通报等报道有直接关系。网民关注主要集中在农业农村部、市场、猪价、生猪、板块、猪肉价格、历史新高等热词,相关内容多与公众日常消费和生活理财等密切相关。
整体而言,媒体和网民均重点关注农业农村部、市场、猪价等热词,反映了舆论对“农业农村部表示下半年猪价同比涨幅可能超过70%”的高关注,猪肉市场价格变动或将成为之后舆论持续关注的焦点话题。
此次猪价上涨,在4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发布相关数据之前,已经成为热点话题,主要源于公众日常生活消费的直观感受以及资本市场对猪肉加工企业的看好态度,后者主要表现为今年3月以来猪肉股全线拉升、持续走强。目前来看,因非洲猪瘟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猪价大幅上涨几成必然,舆论对此也已基本达成共识,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或将成为此次猪价上涨的主要特点。
关于此次猪价上涨事件的新闻报道,多有来自资本市场如中信证券、长江证券、海通证券、新时代证券的分析师或经济学家对之展开具体分析。非洲猪瘟带给相关企业的负面影响正在转化为它们的经营优势。主流媒体多跟踪报道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相关信息,关注其具体影响范围。预计猪价大幅上涨之后带给公众的日常消费烦恼,将会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话题,“猪肉自由”等调侃类词汇或将再度登顶舆论场,猪价上涨可能会因此成为民生领域的主要难题,保民生、稳消费或将成为政府施政的主要考量因素。
整体而言,在非洲猪瘟影响一时难以完全祛除,如何促进猪肉替代品发展,保证蔬菜价格稳定均衡,不至于衍生成为食品价格整体上涨或者依次上涨形势,或将成为考验相关部门具体施政能力和相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现实依据。
- [2019-05-13 14:22:07]央视最新报道猪价2020年达25元并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据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报道,2019年4月20-21日,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信息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通过对国内外最新形势研判、农业大数据分析、权威专家的报告解读,释放市场信号,探讨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在本次会议上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大会报告(2019-2028)》,报告中分析预测,未来十年我国猪肉供给偏紧,进口将保持较高水平。
产能下降的局面将持续到四季度
2018年8月,我国首次暴发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整个生猪产业和市场造成较大的影响。一方面,为了控制非洲猪瘟疫情,相关部门对生猪跨省调运修订相关条例并严格执行,使得生猪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受到影响,其生产节奏被打乱。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因为疫情开始加速淘汰能繁母猪和后备母猪,出现生猪产能下降。
据农业农村部对400个县定点监测,3月份生猪存栏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18.8%。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2.3%,同比下降21.0%,同比降幅达到了近10年来最大值。生猪和能繁母猪的存栏同比降幅逐月扩大,该局面预计持续到今年四季度。
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表示,能繁母猪产能和生产产能出现了快速地下降预示着2019年整个生猪的供给会出现明显下滑。且乐观情况之下,预计2019年整个生猪的产量将下降6.7%。
猪价将在2020年上半年迎来历史高点
受产能调减的影响,一季度猪肉价格止跌反弹,3月份全国猪肉批发市场均价环比涨6.3%,同比高7.6%,生猪集贸市场均价环比涨14.3%,同比高20.5%,上涨较明显。报告分析,2019年3月份以后,国内市场猪肉价格开始提振,预计5月份,整个猪价可能会出现一个阶段性的快速上涨。尤其是下半年,受能繁母猪缺口的影响,市场猪肉供给将会出现偏紧的局面。
朱增勇在采访中谈到,未来猪价的价格走势,从下半年开始将进入阶段性快速上涨,预计高点在2020年的上半年,达到24元左右每公斤。在早前的农业农村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亦表示,下半年随着生猪出栏量进一步下降,再加上下半年是节日需求的高峰,猪价有可能出现阶段性快速上涨。专家初步预计,下半年猪肉价格同比涨幅可能超过70%。报告中显示,预计猪肉价格同比涨幅在35%~40%,生猪价格涨幅在40%~50%,预计生猪价格在14~22元/千克。长期来看,在生产恢复后生猪价格将逐步回落,预计将会在2021年后进人新一轮价格周期。
为了弥补因为产能下降而造成供给偏紧的局面,我国将加大对猪肉的进口。2018年,我国猪肉进口量为119.28万吨。报告预测,2019年和2020年猪肉进口量分别为170万吨和200万吨。到2020年,如果国内供给进一步下降,猪肉进口量可能会继续增加。如果后期随着疫情控制水平的提升和产能恢复,猪肉的进口可能会逐渐下降。
企业应当结合发展趋势调整发展步伐
未来10年农业的发展走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农业提质增效明显,质量安全水平和生产能力持续提升;二、农产品消费总量增速放缓,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明显;三、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融合互促,进出口市场更加多元化;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成本推动价格总体趋涨。
从大局上看,对于养猪产业而言,除了关注猪业方面的数据,也要关注其他农产品的相关数据,比如,玉米。报告中显示,因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玉米播种量调减,消费量增加,使得玉米的供求关系由供过于求转变为产不足需。价格方面将呈长期上涨趋势,但因库存足和供应足,价格上表现为波动上涨。这对养猪产业的饲料供应和养殖成本也有一定的影响。
反观生猪方面,唐珂建议养殖场户在做好生物安全防控的前提下,适时补栏增养,争取更好的养殖效益,这也是稳定猪肉价格走势、满足供应需求的一个措施。事实上,目前许多企业均在布局扩大产能的规划,比如,温氏计划商品猪出栏2400万头,唐人神预计自有生猪出栏120万头,傲龙生物实现生猪出栏80至100万头。由此可见,企业需要结合产业的发展趋势而对战略作出逐步的调整。
- [2019-04-19 09:19:14]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监管工作的通知
强制免疫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监管工作,确保疫苗质量,构筑有效免疫屏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疫苗生产管理
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辖区内疫苗生产企业监管,抓好疫苗生产供应工作。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生产企业是疫苗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自律,诚信经营,严格履行疫苗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各企业要严格按照兽药GMP要求、我部批准的产品规程、已核定的生产工艺、产品配方和质量标准组织生产检验。对产品规程中未明确固定的工艺参数、产品配方,要结合本企业相关产品具体生产情况予以明确固定,在申报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时申请核准,确保同一企业同一个文号的产品配方相同、质量合格、免疫效果确定,不得以同一规程同一文号生产不同质量水平的产品。
二、切实加强疫苗经营使用管理
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强制免疫疫苗招标采购管理,规范疫苗供应。疫苗招标采购应以疫苗质量、售后服务和价格等综合指标为评判标准,不得单纯采用询价方式采购。各疫苗企业不得采取恶意方式竞标,严禁围标串标活动。凡各疫苗企业同一文号生产的产品,参与政府招标采购的与供养殖场自主采购的,其质量不得有差异。各企业要严格按有关规定组织销售,认真遵守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严禁进行虚假、误导宣传,不得以所谓“高端苗”“高效苗”等名义对养殖场自主采购疫苗进行夸大宣传,不得以任何理由故意贬低政府采购疫苗质量,干扰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各疫苗生产企业要切实加强疫苗售后服务,有效指导养殖者科学、规范、合理使用疫苗,保证免疫效果。自主采购强制免疫疫苗的养殖企业,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向符合要求的疫苗生产企业购买强制免疫疫苗,对发现疫苗生产企业进行虚假夸大宣传的,以及疫苗质量存在问题的,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三、切实加强疫苗审批管理
在兽药注册评审中,要进一步加强对生产工艺、规程、质量标准的审查,对主要生产工艺参数不固化、产品配方不确定、试验产品质量不稳定的,不予批准注册。在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审批中,要进一步细化审查标准,严格按照生产规程审查生产工艺和配方,避免或降低人为因素导致批间差异,提高疫苗质量批间稳定性。对未明确主要生产工艺参数、控制指标和配方的,不予核发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四、切实抓好疫苗质量监管工作
各地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疫苗市场秩序,加强对市场上有关疫苗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的监督检查,对发现涉嫌虚假夸大宣传的,要及时通报疫苗企业所在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情节严重的要及时报我部。对广告及宣传材料等涉及虚假夸大宣传的,要及时通报市场监管部门。各地要加强对疫苗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批签发、监督抽检、飞行检查、行政处罚等管理制度,强化检打联动。对监督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及相关企业,以及生产销售假劣疫苗、走私疫苗等违法行为,要根据兽药管理有关规定依法查处,符合从重处罚情形的,从严从重处罚。
- [2019-04-08 09:17:11]辽宁省新民市发生一起家禽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4月2日发布,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发生一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目前已扑杀家禽25472羽。这是辽宁境内继3月25日锦州孔雀发生H7N9疫情后,一周之内发生的第二起禽流感疫
辽宁新民发生家禽H5N1疫情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4月2日发布,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发生一起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4月2日,农业农村部接到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新民市一养殖户饲养的家禽发生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该养殖户存栏家禽24500羽,死亡1000余羽。疫情发生后,当地按照有关预案和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切实做好疫情处置工作,已扑杀家禽25472羽,全部病死和扑杀家禽均已无害化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辽宁省一周内报告的第二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今年以来全国发生的第三起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